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日月潭》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日月潭》教学设计第2页

教学过程 一备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在课前看了地图,并在地图上找到了一些地方,想不想去这些美丽的地方旅游?今天我们就先到第一站:宝岛台湾。那里可是风景秀丽的好地方。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创设情境,自读识字

  轻声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做上标记。

  三、合作交流,整体感知

  1.同桌互相检查读文,没读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再听听学习伙伴是怎么读的。

  2.教师采用多种形式检查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重点指导"展、建、绕、茂"的书写。

  4.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四、品词析句,朗读感悟

  (一)日月潭的位置: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二)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结合朗读,教师画出日月潭的平面图,学生画出日潭和月潭的位置。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填空:

  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

  3.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弯弯的"写出了月潭的形状,太阳虽然不会变,但"圆圆的"可以跟"弯弯的"对应,读起来有美感。通过比较学生体会到了准确用词的好处。)

  读第二自然段要突出形状特点,使人明了日月潭的名字是根据它的形状特点起的。

  (三)日月潭美景

  1.默读三、四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写得美的句子。

  2.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3. 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日月潭清晨、中午的美丽景色,看谁读得美。

  (四)

  1.齐读最后一自然段,理解"吸引"的意思。

  2.根据教师的提问,学生读最后一句话:

  ①什么吸引了游人?(突出"风光秀丽")

  ②日月潭吸引了谁?(突出"中外游人")

  ③日月潭吸引了多少中外游人?(突出"许许多多")

  五、反馈巩固,拓展延伸

  1.不仅日月潭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人,台湾的蝴蝶岛也是引人入胜的。现在请同学们阅读《美丽的蝴蝶岛》,找出你认为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2.生读。

  3.汇报交流。

  4.展示课前收集的日月潭的图片和蝴蝶岛的图片,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六、作业设计

  办个"宝岛台湾知多少"的图片展。收集台湾其他的风景图片,把搜集来的图片配上简要的说明,办个小展览。

  板书设计

  9 日月潭

  风光秀丽

  美丽的蝴蝶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