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1学案:第三单元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历史人教版选修1学案:第三单元 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良吏传序》)。这种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整顿吏治,实行俸禄制   

  B.移风易俗

  C.推行均田制和新租调制

  D.迁都洛阳

  解析:选A 从材料可以得出,整顿纲纪,赏罚严明,改革旧制,官吏多遵纪守法,也就是吏治有所好转,所以符合题意的是A项。

  2.北魏孝文帝初期"京师民庶,不田者多,游食之口,三分居二"。为此孝文帝实行了(  )

  A.宗主督护制 B.俸禄制度

  C.均田制 D.汉化政策

  解析:选C 均田制是政府把无主荒地分给少地或者无地的农民,缓和社会矛盾的措施,故C项正确。

  3.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一人给田二十亩,课莳余,种桑五十树""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材料说明(  )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国家将土地按人口多少进行分配

  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分给农民耕种

  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役

  解析:选D 从孝文帝改革中规定的土地分配方案、承担的义务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中农民耕种国家土地的同时,需要承担租税的义务,故D项与题意相符。

  4.北魏孝文帝下诏说:"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为此,他决定(  )

  A.将无主的荒地分给农民 B.采取重文轻武政策

  C.大量引进南方优秀人才 D.南下并定都于洛阳

  解析:选D 材料阐述了定都平城的不合理之处,采取的措施就是迁都洛阳,故D正确。其他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5.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从中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拓跋"为汉姓"元"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