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二新导学浙江专用版: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课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A版必修二新导学浙江专用版:第一单元 公民的政治生活 第二课民主决策:作出最佳选择 学案第3页

(2)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1.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

内容 具体方式 依据 意义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公民向决策机关反映意见、提出建议 电话、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 信息是决策的基础,民意是正确决策的重要信息资源 有利于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 专家咨询制度 专家学者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进行分析论证 组织专家学者参加论证会、座谈会 专家掌握专业知识、相关信息 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决策机关将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公示,公民在了解决策的有关内容后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公示 公民享有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的知情权,这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民的参与度 社会听证制度 对同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公民充分发表意见、提出建议 听证会 帮助决策机关发现拟订的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完善的有效途径 听证于民就是为了决策利民

提醒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并不意味着有决策权。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利于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但并不意味着公民是决策者,对决策具有决定权。决策机关作为决策者,在广泛听取民意的基础上最终作出决策。

2.正确区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和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