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西游记精读和跳读》教学设计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西游记精读和跳读》教学设计教案第2页

示例一:东海龙王与孙悟空刚结识,孙悟空借走了定海神针,当知道定海神针是宝后,就百般刁难孙悟空,可以看出龙王的虚伪和吝啬。示例二:石猴为众猴觅得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千岁大王",可以看出众猴讲信义。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的问题。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有话快说了罢!"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话说!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

(1)上文是《西游记》第27回的节选,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叫做( )。

(2)请根据文段中的对话描写,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

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机智、勇敢。唐僧不辨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立场不坚定)。

3.《西游记》中人物性格鲜明,情节引人入胜。请从唐僧师徒中任选一个人物,结合某个情节,说说体现了他哪方面的性格特点。

示例:孙悟空:大闹天宫,体现了孙悟空强烈的反抗精神。

猪八戒:高老庄娶媳妇,憨厚老实,好吃懒做;唐僧:三打白骨精,慈爱善良,但好恶不分。

4.《西游记》第27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的"尸魔"说是"白骨夫人",她是如何"三戏唐三藏"的?

先变成一个花容月貌的女子,来山上送饭还愿;接着变成一个老妇人前来寻找女儿;最后变成一个老公公前来寻找女儿和妻子。

九、课外作业

1.阅读《西游记》,根据各自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写一篇专题探究。

2.参考课本的自主阅读推荐,进行课外阅读积累。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