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3登高 学案(2)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3登高 学案(2)第5页

  我们祖国的空间处理同欧洲系统的不同,主要也是在这种庭院的应用上。

  8.下列对斗拱作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整座建筑物无数构成材料的比例尺度,是根据它们相对于拱的宽度,按倍数或分数计算出来的。

  B.用斗拱承托梁枋,是为了减缓梁枋直接压在木柱上所产生的剪力,以消除梁折断的危机。

  C.斗拱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既可以用来承托梁枋和出檐,也可以用来装饰美化建筑物。

  D.檐下彩绘的梁枋斗拱,在阳光的直接照射下,色彩显得更加绚丽,艺术效果格外强烈。

  解析:选D D项是对"油饰"作用的表述,而非对"斗拱"作用的表述。

  9.下列涉及中国建筑"文法"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建筑屋顶的辉煌,表面上出自瓦脊、脊吻、重脊和脊兽等的奇妙组合,实际上全都源自建筑物内部的木构。

  B.盖顶的瓦,有一些具有双重功能,既能在结构上发挥作用,也能成为美化屋顶的饰物,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

  C.梁枋上妍丽繁复的彩绘,使用了各种颜色,主要的用属于青绿系统的"冷色",并以金为点缀,这就是"青绿点金"。

  D.如果说"彩画作做法"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文法",那么木柱和门窗上朱红或黑色的漆料,就应该是它的"语汇"。

  解析:选A A项中无中生有。文中对应信息是"盖顶的瓦,每一种都有它的任务,有一些是结构上必需的部分,略加处理便同时成为优美的瓦饰,如瓦脊、脊吻、重脊、脊兽等"。

  10.下列对文章最后一段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在中国,无论官署寺院还是住宅作坊,都是由若干主、辅建筑物按一定的布局规则组合而成的一个庭院。

  B.把阳光、花木等引入到建筑范围内,打通内外,让居住者尽享无限空间带来的生趣,并使建筑更加活泼和适用。

  C.数千年来,遍及中国的构型各异的建筑,从富丽堂皇的宫廷到简陋朴素的民居,无一不是同一结构的院落。

  D.院落组织有主有次,主次分明,错落有致,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在空间处理上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解析:选D A项与在原文的对应信息"无论是住宅、官署、寺院、宫廷、商店、作坊......或若干相连的院落"意思不吻合。B项无中生有,原文对应信息为"这种庭院,事实上是将一部分户外空间组织到建筑范围以内......增加了建筑的活泼和功能"。C项主观臆断,原文对应信息为"数千年来,无论贫富,在村镇或城市的房屋没有不是组成院落的"。

11.本文阐述了中国建筑的多种"文法",请列举其中的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