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3登高 学案(2)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3登高 学案(2)第2页

  ③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的建筑也变得含情脉脉。

  ④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感人。

  ⑤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

  ⑥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

  A.⑥④①③②⑤      B.⑥⑤①④③②

  C.④⑥①⑤③② D.④③②①⑥⑤

  解析:选B 六个句子中,③最重要,可以成为排序的突破口。其中"反过来说"暗示③②在一起,说的是文学对建筑的影响。其他几句则是建筑对文学的影响,⑥句是总起的句子,放在段首。④句中的"所以都是那么感人"恰与⑥句中"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形成照应,由⑤句中的"这种形象"上承⑥句,④句中的"这些建筑形象"上承①句,可以推知⑥⑤①④,因此正确的排序应是:⑥⑤①④③②。

  4.根据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概括"西关大屋"的建筑特点。

  要求:①每点内容后用分号标示;②连标点符号不超过60字。(4分)

  西关大屋是清末豪门富商在广州西关一带兴建的极具岭南特色的民居建筑。大屋外墙用水磨青砖砌建。门廊是西关大屋的最大特色,它由矮脚吊扇门、趟栊和硬木大门组成。临街为矮脚吊扇门;矮门之后是趟栊,由13~15条直径为八厘米粗的圆木横架而成;趟栊之后是厚约八厘米的大门,用料多为坚实的坤甸或樟木。过了门廊,正中依次为门厅、轿厅、正厅、头房、二厅、二房,厅与厅之间有小天井分隔。厅堂左右两侧是由两条挂廊隔开的书房、客房等组成。大屋厅房的这一布局,是典型的三间两廊、左右对称结构。大屋两侧还各有一条青云巷,用以通风、采光、排水等。西关大屋是广州传统建筑的瑰宝。

  答:

  

  参考答案:①水磨青砖砌墙;②矮脚吊扇门、趟栊和硬木大门组成门廊;③小天井隔成三间两廊、左右对称的布局;④大屋两侧各有一条青云巷。

  5.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博学胡同是北京城内仅存的几条老胡同之一,至今胡同内还保留着工艺精巧、装饰考究的中式模砖对缝古建门楼、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等。

由于历史原因,这些古建筑缺乏很好的维护和修缮,胡同内老、旧、危房屋比例已占到全部房屋的70%以上,房屋漏雨、破损;院内积水,雨季排水不畅,雨水流入居民住房内的现象时有发生。西城区先后启动了博学胡同、温家街胡同和苏罗卜胡同等三条胡同的整治工程,总长度711米。"丝缝碱""封护檐""博缝山"等古建筑施工技法的采用以及"停泥砖"和"青水枭混儿"等古建筑材料的使用,使整修后的房屋整体结构更加合理,外观更显典雅、气派和庄重。施工人员还在建筑配饰上力求完整和精致。砖雕、彩绘、石墩、影壁等构件尽量配齐,突出了装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