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201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学案:文学类文本阅读指导及训练
广东省2010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学案:文学类文本阅读指导及训练第2页

  征;环境描写衬托或烘托。

  ⒉形象刻画基本技巧--各种描写手法的运用与作用

  ⑴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⑵语言描写: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

  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②描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⑶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

  ⑷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细腻描绘的最小环节。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许多细节组成的,如场景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语言细节描写等,成功的细节可以增强艺术感染力,是文学创作和记叙文不可忽视的技巧。

小说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对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一般可从四方面揣摩:

  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

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四、注意环境描写

  环境描写是小说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分析环境描写是全面理解小说的重要环节。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促使人物行动的指定场所和范围。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有时是为了表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社会条件,用于烘托人物活动的时代意义,有时是为了渲染气氛,从侧面表现人物的性格,它是整个作品中不可分割的构成部分,对于增强故事的真实性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也要分析环境,要连带写景的部分一起分析。

  ⒈环境分类及作用

  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的环境描写跟人物的塑造与表现主旨有极其重要的关系。阅读中始终把环境、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才能把握小说创作的真谛。

  ⑴社会环境--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作用:①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②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③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自然环境--人物活动的具体场景,如地点、气候、时间、景色、场面等。

  作用:

① 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②渲染气氛,为后边刻画人物作铺垫;

② 烘托人物性格,或某种心理;

③ 展开、推动情节发展; ⑤深化主旨; ⑥象征和暗示。

  2、解题思路:

明确环境描写必须为主题服务的宗旨,结合环境描写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