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同步教案(系列一)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Word版
2019年秋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 同步教案(系列一)第四单元第10课短新闻两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Word版第2页

  预设:(1)"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的丰满,可爱,皮肤洗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一个人明知自己要被处决了,还能笑得这么甜,这是何等的悲凉。这里把死亡和鲜活微笑的美好的生命放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反差,增强了悲剧感,更让人激起对法西斯的仇恨。

    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 (3)"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有何深意?联系第一二自然段。(改写:在布热金卡,似乎永远弥漫着一层无法消散的阴霾。烟雾总是笼罩在这里,有时将布热金卡完全吞噬,树木、房屋在浓雾中只剩下若隐若现的鬼魅般的黑影,给人的感觉除了阴森恐怖还是阴森恐怖。

• 有时烟雾消散,惨白的月光洒下,但我们依然感受不到光明,感觉不出温暖,这里的每寸土地,每一滴水珠,每一棵小草,每一片树叶......都付托着一个死难者的冤魂。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这里永远都是人间地狱!)

呼应首段,再次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环境的安谧,风景的秀丽,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珍惜今天的自由、和平和幸福。

  (4)、"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祷告,一是求得上帝的谅解,一是求得上帝的保佑。但在奥斯维辛,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一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学生展示之后,教师总结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