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人民江苏专用讲义: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专题提升(十三)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历史高考新素养总复习人民江苏专用讲义:专题十三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专题提升(十三)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的观点。

观点二 既然教材中明确了黄宗羲的思想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的思想家们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那么后世的孙中山等资产阶级革命党的民主思想就是对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所以说黄宗羲等人的思想是早期民主思想。

观点三 黄宗羲等人的思想仍属治权在君,并没有达到近代民主思想的标准,这主要是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黄宗羲属于封建士大夫阶层,受的是儒家传统教育,对理想社会的构想跳不出明君贤臣的框框。

综合上述材料,我们认为将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称为早期民主思想有些不妥。因为黄宗羲等人的反君主专制只不过是一种对君臣"共治"的幻想。黄宗羲等人的思想本质上仍属于地主阶级士大夫们的政治思想体系。在明清之际他们作为从"体制中走出来的人"深知封建专制之弊,又加上清军入关的强烈刺激更加深了他们对"体制"的不满。于是,黄宗羲他们要求君主放弃个人的"独治",实行一种君臣之间的"共治"。所以,将明清之际的新思想称为"早期民主思想"是不妥的,可称其为"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明清之际的活跃思想""明清之际的新民本思想""明清之际带有民主色彩的新思想"。

3."唐宋变革说"的争鸣

1910年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发表《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一文,首创"唐宋变革说",提出唐和宋在文化的性质上有显著差异,唐代是中世纪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欧美史学界也多主张唐宋之际中国历史从中古转向了近世,认为在宋代政治、社会、生活诸领域中发生了质的变化。中国学者对唐宋历史的变化也有重要认识。陈寅恪认为,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格局,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钱穆认为,中国文化分秦汉、汉唐、宋元明清三个时期,唐宋是第二、第三期的分界线。同时,国内学者对"宋代近世说"也提出质疑,认为这一观点对宋代的历史地位估计过高,宋代仍然属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唐宋时期的变革是中国封建经济制度内部的推移演化。

中国史学界的主流观点是: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宋元是中国封建社会进一步发展时期。

4.唐诗宋词兴盛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