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第14课:植树的牧羊人》教案教学设计
免费下载《第14课:植树的牧羊人》教案教学设计第3页

第一次见到牧羊人是在1913年,牧羊人孤独、安静地生活。周围是光秃秃的废墟。

第二次见到牧羊人是1919年,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当年种的一万颗橡树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

第三次见到牧羊人是1945年,牧羊人已经87岁。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

二、 课后检测

14 《植树牧羊人》 让·乔诺 第二课时

本课学习要点:3、结合关键语句品析人物形象。重点抓住对叠词的品读,表现人物的美好品行。读出叠词的音韵美和丰富悠远的韵味。

一:课前学习

小组交换检查第一课时的课后检测

二、 课堂学习

活动一:再次默读:深读中感受牧羊人的生活。(默读时,心要静下来,沉下去,沉潜到文字的底部,理解文字潜在的韵味,才是高质量的阅读)

要求:参照示例:他是在________的生活"形式说你对牧羊人生活的认识。注意到课文中去批注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词句(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然后组内组织发言。

示例:他在极为认真的生活。从他挑选橡子的细节可以看出,他工作心无旁骛,认认真真;从"房间里收拾得整整齐齐,餐具洗的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他的衣服扣子缝的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等细节。可以看出他在生活中也一丝不苟,不愿马马虎虎地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