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改地区专用讲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改革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改地区专用讲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改革 第4课 Word版含答案第5页

现了社会公平;改革推动社会进步。

(3)据史料三,钱穆指出了王安石变法存在的哪些不足?

提示:不足:偏重创设制度,忽视整顿吏治(或偏重法制、忽视吏治);偏重敛财,忽视宽民固本(或与民争利);变法与战争同步,财政需求过大。

[史论归纳]

1.王安石的理财措施针对的社会问题

(1)青苗法针对大地主和高利贷商人高息盘剥百姓的社会现象。

(2)农田水利法针对战乱土地荒芜、水利失修的社会问题。

(3)免役法针对官僚地主享有免徭役特权的社会现象。

(4)市易法和均输法针对大商人垄断市场的社会现象。

(5)方田均税法针对官僚和地主隐瞒土地、逃避赋税的社会问题。

2.王安石变法的作用

(1)变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3)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

3.王安石变法的局限性

(1)王安石变法是为了增加政府收入而进行的改革运动,在实际过程中因执行不善,加重了人民负担。

(2)王安石变法过程中因为用人不当,既出现了新法害民现象,也造成了后来的党争,影响了政权稳定。

主题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失败原因

[史料研读]

史料一 秦国商鞅变法成效显著,与秦孝公"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的心理压力,商鞅"法及太子,黥劓其傅"的变法策略,"疑行无名,疑事无功"的变法手段(注:商鞅"徙木"),变法措施与历史传统(注:"尚首功")的有机结合等是分不开的。

--杨庆博、章传文《商鞅变法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