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4.1 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4.1 牛顿第一定律  教案第2页

  (二)新课教学

一、历史上人类对运动与力的关系的认识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描述运动的方法,也学过了力的基本知识,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力和运动有什么样的关系呢?请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

学生进行讨论

师:在研究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过程中,很长一段时期,人们凭直觉认为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起来。代表人物有古希腊的哲学家、物理学家亚里士多德。这种错误的判断维持了近两千年。直至三百多年前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才用实验否定了这种判断,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二、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学生活动:阅读 P68伽利略实验的过程,讨论伽利略如何用实验来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的,伽利略的结论又是什么。

师:伽利略用斜面实验证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的运动,即维持物体的速度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大家要注意,这里斜面实验是一个理想实验,是人们在抽象思维中设想出来而实际上无法做到的"实验",但是,"理想实验"并不是脱离实际主观臆想的。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理想实验的推论过程是以一定的逻辑法则为根据的。

生: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没法用实验验证。

师:哪位 学家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如何完善?

生:法国 学家笛卡儿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外力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其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

教师总结:大家要注意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通常是指速度发生改变,包括大小和方向的改变。

三、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师:牛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总结了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他改变这种状态。

生:什么是运动状态的改变?

师: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速度的改变,即速度大小改变,或方向改变,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