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人教版必修2:第2单元 先秦南北朝诗歌 4 诗经两首 学案
2018-2019学年新人教版必修2:第2单元 先秦南北朝诗歌 4 诗经两首 学案第2页

4.词尾"连天芳草"一作"连天衰草",你认为哪种表述更合适?请结合全词说明理由。

解析:无论认可哪种表述,都应从景和情的关系入手分析。这是一首闺怨词,女子期盼良人,但良人未归,愁情满腹,如认可"芳草",这是乐景,应从乐景哀情的角度分析反衬的手法;如认可"衰草",可从哀景哀情的角度分析烘托的手法。

答案:(示例一)"连天芳草"好。芳草萋萋与上文"惜春"呼应,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正顺着良人归来时所必经的道路蔓延开去,一直延伸到遥远的天边。然而望到尽头,唯见"连天芳草",不见良人踪影,反衬出浓重的闺怨。

(示例二)"连天衰草"好。女子期盼良人归来,眼前只有一眼望不到边的连绵衰草,烘托了青年女子倚栏眺望的凄凉情景和思念无望的结果。刻画出一个爱情专注执着、情感真挚细腻的深闺思妇的形象。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小重山

吴淑姬①

  谢了荼蘼②春事休。无多花片子,缀枝头。庭槐影碎被风揉。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独自倚妆楼。一川烟草浪,衬云浮。不如归去下帘钩。心儿小,难着许多愁。

  【注】 ①吴淑姬:北宋湖州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前后在世。父为秀才。家贫,貌美,慧而能诗词。②荼蘼(tú mí)一种花,白色,有香气,夏季盛放;荼蘼过后,无花开放,因此人们常常认为荼蘼花开是一年花季的终结。(《现代汉语词典》作"荼")

5.下列对这首宋词的内容和技巧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开头写荼蘼花谢,春天结束。而犹有"无多花片子,缀枝头",说明荼蘼将谢未谢,春事将休未休。残花缀满枝头,给人以凄清之感。

B.风揉碎槐影,令读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女子的芳心仿佛也被揉碎;"莺虽老",而"声尚带娇羞",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富于情味。

C."独自倚妆楼"承上启下:上片写女子触景生情,情苦而不忍睹;既不忍睹,遂回妆楼;既回妆楼,更愁情难耐;既愁情难耐,则倚楼凝望。

D."一川烟草浪,衬云浮",写出在浮动的白云映衬下,河岸长满烟草,大河涌动波浪的场景,运用比喻,以动写静,表现了女子深重的愁情。

E."愁"字画龙点睛,使通篇有了精神。而"一川烟草浪"所表现的愁情,与"心儿小"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女子内心难以忍耐的痛苦。

解析:AD A项,"缀满枝头"不妥,原文说"无多花片子";D项,"在浮动的白云映衬下,河岸长满烟草,大河涌动波浪"不妥,"一川烟草浪,衬云浮"是说连天烟草,衬着浮动的白云,犹如浪涛滚滚,铺天盖地而来。

6.本词结尾说"心儿小,难着许多愁",抒情主人公"愁"的缘由是什么?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解析:春天结束,枝上残花,风拂槐影,莺声犹娇,这些不但是时序节物的准确刻画,也是思妇青春将逝未逝,尚有美丽的面容,尚带娇羞的神态的真实写照;妆楼望景,连天烟草,衬着浮动的白云,犹如浪涛滚滚,铺天盖地而来,哪里有归舟可见,简直丝毫的希望都没有,其愁苦可想而知。

答案:①青春将逝的感慨。荼蘼已谢,春意消歇,莺虽老而"声尚带娇羞",自然产生青春将逝的深沉的感慨。②思念远人的愁绪。抒情主人公独自伫立妆楼,倚楼凝望远方,思念远人。③眼前之景的触发。荼蘼已谢,春意消歇,庭槐影碎,莺已老,一川烟草,满目浮云,自然触发女主人公满腹愁绪。

二、语言运用

7.对下面这段话中画线的部分进行改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