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高二生物必修三 2.2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课时2)
浙科版高二生物必修三 2.2 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课时2)第2页

当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就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里,突触后膜的相应受体蛋白接受递质的化学刺激,引起突触后膜的膜电位改变。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通过突触而传递给了另一个神经元。

突触后膜的受体对递质有高度的选择性。

学生再次观察动画模拟过程,复述,概括。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过程:

兴奋→突触小体→突触小泡释放递质→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

由于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所以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就是说: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这种单向传递使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有规律地进行。

递质发生效应后就被酶破坏而失活,一次神经冲动只能引起一次递质释放,产生一次突触后电位变化,之后很快又恢复为静息状态。

引导学生观察线粒体,得出"兴奋传递是一个耗能的过程"的结论。

有些杀虫剂能抑制酶的活性,使递质不被破坏,递质一直结合在突触后膜的受体部位,连续发生作用,使神经处于持续冲动状态而不能恢复到静息电位,这样,就使动物长时间处于震颤、痉挛状态,终致死亡。

比较兴奋的传导

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细胞间的传递 信 号 形 式 电 信 号 化 学 信 号 传 导 速 度 快 慢 传 导 方 向 双 向 单 向 实 质 膜电位变化→局部电流 突触小泡释放递质 课堂小结

本节课重点学习了兴奋的传导,当局部电流沿神经纤维传导到轴突末梢的突触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这样兴奋就从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另一个神经元。

七、板书设计

一、神经调节

(一)兴奋的传导

1.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双向性

刺激→膜电位变化→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