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导学案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跨越海峡的生命桥》导学案第2页

导学内容 课堂环节 导 案 一、复习导入(3分钟) 上节课,我们走进《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跟谁有关系?谁来说? 二、细读探究(26分钟)

    1、台湾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过渡:听你们读着这些感人的句子,我们大家的眼前仿佛也浮现出了这感人的一幕幕。其中,有这样一个画面显得特别的清晰,让我们把目光定格在这个画面上。

2、出示:但是,李博士仍沉着地站在病床旁,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② 句子中那位青年指的是──台湾青年。他是在怎样危险的情况下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的?

课件出示:(  ),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3、第一层:在怎样危险的情况下。

  ①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读出文中的句子:就在昨天,一场里氏7.3级的大地震袭击了台湾地区。此刻,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我们来看:出示地震录像)面对地震,你想说什么──(带着刚才的画面,刚才的体会再读这个句子)(老师接,大地仍在余震中摇晃,可能会发生什么危险?)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读)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②青年不清楚自己的家人是否平安的情况下......句子:(老师接)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他静静地(板书)躺在病床上,心中有多少的牵挂啊!他牵挂着什么?(家人是否平安?)

  在这场地震中,也许他的家人会怎样?也许......也许......

  而此时,他心中纵有千般挂念,万般担心,他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4、一阵突如其来的余震袭来的情况下......(老师接)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5、你们说,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又在忍受着多少的痛苦:

  ①皮肤针刺,这是在忍受肉体上的痛苦;

  ②家人是否安康尚不知道,这是在忍受内心的煎熬;

  ③自己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余震中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意外。

6、(第二层)过渡:但是,这一切的痛苦、这一切的煎熬都阻止不了他捐献骨髓的勇气和决心。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7、为了小钱;用课文中的一句话说:"......但是,他知道,在海峡的另一边,有一位青年正满怀着希望,期待着他的骨髓。"

镜头推向大陆,感受小钱生命的垂危和对骨髓的迫切需求:

 (1)在台湾青年的心里,他把海峡彼岸的小钱深深地牵挂。现在,就让我们的心贴着台湾青年的心,把目光移向大陆,去看看小钱。

  出示: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板书:静静地

 (2)他为什么静静地躺在病床上?去读读课文的1、2两个自然段,哪些句子在这个瞬间触动了你的心?

 (3)交流:

  出示句一: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①指导朗读。

  ②读着这样一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画面?

  ③现在,你再去读读这句话。

  ④面对着这样一段文字,你想说些什么?

 (4)拓展:

是啊,小钱才刚满18岁,出示:如果不是严重的白血病,18岁的生命就像......(初升的太阳、草原上奔驰的骏马、蓝天上飞翔的雄鹰、山间快乐奔流的小溪水......)而这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像......

 (5)然而,要找到适合移植的骨髓又谈何容易?容易吗?不容易!课文是怎么写的?(十万人里才有可能找到一个)(作者用可能这个词告诉我们,有时候十万人里也不一定能找到一个有适合的骨髓的人。多么精确的用词写出了多么残酷的事实啊!)

 (6)在残酷的事实面前,读:小钱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7)此时,对于小钱来说,谁,就成了他生命之花得以绽放的十万分之一的可能?(台湾青年!)现在,只有谁才能救得了小钱了?(台湾青年!)

 (8)请你用上"唯有......才能......"来说说这件事:

8、焦点聚合:

(1)你们说的,你们想的,海峡彼岸的那位台湾青年他都知道。所以,忍受着肉体和心灵的双重煎熬:

(出示)那位青年也静静地躺在病床上。

  (2)此时此刻,你从"静静地"一词中又体会到了什么呢?

  (台湾青年的不容易、伟大、无私的爱......)

  (3)是的。正因为这一切,正因为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利用大地震动暂停的间隔,台湾青年的骨髓,终于从身躯里涓涓流出......李博士风尘仆仆地带着骨髓赶到杭州,连夜地为小钱做了移植手术。

  (4)你们看──(配着海神的音乐)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