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案3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二单元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教案3第2页

  

经济结构:小农经济 特点:耕织结合 自给自足

请观察图片,并结合教材第46页内容,回答:鸦片战争后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出现了哪些变化?为什么出现这种变化?

变化:

1.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出现了多种经济形式(从单一走向多术。);

2.农产品大量出口,农业经济的自给成分减少(城乡商品经济发展);

3.中国逐步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经济走向全球化)。

原因: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利用他们通过武力取得的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冲击着中国原有的社会经济结构,导致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以及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鸦片战争后,不仅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而且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五口通商后,买办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他们的实力壮大,并其,借助资本主义势力,对中国社会产生了较大影响。

影响:

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⑵使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A.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冲击着中国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⑶鸦片战争还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A. 买办迅速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

B.买办日益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发挥着较大影响。

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