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6.28《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岳麓版08版必修3)
历史:6.28《国运兴衰,系于教育》学案(岳麓版08版必修3)第4页

4、为解决贫困学生的失学问题,国家启动了 (A)

A "希望工程" B "星火计划" C "绿色工程" D "扶贫工程"

5、2001年1月1日,江泽民主席向世界庄严宣布的我国的教育成就是 (C)

①基本普及义务教育 ②恢复高考统一招生制度 ③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④启动"科教兴国"战略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里的"壮举"是指 (B)

A 袁隆平的"超级杂交稻" B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 中国载人航天取得成功 D 基本普及高等教育

7、粉碎"四人帮"后,发展高等教育的第一个举措是 (D)

A 新时期教育方针的确定 B 教育大革命 C 提出"三个面向"的方针 D 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

8、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这 (C)

A 标志着十年动乱的结束 B 宣告了改革开放的开始

C 体现了社会公正的重建 D 意味着拨乱反正的完成

9、为彻底改变我国教育落后的局面,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建国以来我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有 (B)

①推行扫盲教育 ②普及义务教育 ③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④支持发展民办教育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0、1983年,邓小平提出的关于教育 的"三个面向"不包括 (C)

A 面向世界 B 面向未来 C 面向生产实践 D 面向现代化

11、改革开放以来,教育蓬勃发展。主要表现为 (D)

①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②完善了教育立法

③形成了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④邓小平提出教育的"三个面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12、"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实质是 (A)

A 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 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 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 教育的发展需要超前性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邓小平的题词

  材料二 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三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请回答:

(1)优先发展教育有何战略意义?

①教育发展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②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取决于劳动者素质,优先发展教育正是为了造就高素质劳动者队伍和知识分子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