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4.1 空气的成分(1) 教案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4.1 空气的成分(1) 教案第2页

(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方法,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实验解决问题;

(2)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3)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的设计,体验实验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的探究精神。

(2)增强学生关心环境、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3)通过对科学史的研究,了解人类对事物的曲折的认知过程。认识到科学发现是经过艰难探索,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培养从前人经验中获得知识、方法和经验教训的兴趣和愿望,体会科学发展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勇于探讨,不畏困难,敢于质疑和创新的科学品质。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 空气的组成,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难点 空气成分的实验思路设计及分析实验现象。

【实验准备】

1、多媒体素材--教学课件

分组实验:铜粉、水、相同规格的具支试管2只、相同规格的橡胶塞2个、量筒、酒精灯、铁架台、气球、注射器

演示实验:红磷、水、燃烧匙、集气瓶、烧杯、酒精灯、弹簧夹

【教学方法】自主实验探究法、自学指导法、分组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猜谜语:

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

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

咀嚼无滋味,没它活不久。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进一步研究有关空气的成分

【板书】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实验探究一】空气的成分

问题设置: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空气,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那么空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还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如果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则空气中含有哪些物质?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你能证明它的存在吗?或者能捕捉到它吗?

提出假设: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假设。

收集证据:根据已有知识,联系生活经验,收集到的证据可能有:①动物进行呼吸作用需要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②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要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③煤等燃料燃烧需要消耗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④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矿泉水,片刻后,矿泉水瓶外壁就会有水珠凝结;⑤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长时间放置会受潮变软......

做出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其他杂质(如尘埃)等多种物质。

思维延伸:空气中还有其他成分吗?

【实验探究二】空气的成分发现史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对空气成分的研究过程。

1、通过对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过程,你有何感想?

2、拉瓦锡通过这一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3、拉瓦锡得出的结论有无不足?

开拓视野:稀有气体的发现史。

获得结论: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多种成分。

介绍测定气体含量的两种思路:

思路一: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测其余气体的体积

思路二:除去其余的气体,测氧气的体积

拉瓦锡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是思路______,

测定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景资料: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很多,其原理都是利用某些物质在一定量的空气中完全消耗其中的氧气而又不产生其他气体,导致密闭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减少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即VO2=V减少=V反应前-V反应后

【问题过渡】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你能否在实验室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也来测定一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探究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提出问题:如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信息链接: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加热或点燃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氮气是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气体,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收集证据:

问题1·如何将密闭容器中的氧气而不产生新的气体?

相信你会选择:现有下列反应可供选择,你认为可以选择:

点燃

①、碳 + 氧气 → 二氧化碳

固 气 气

点燃

②、硫 + 氧气 → 二氧化硫

固 气 气

点燃

③、磷 + 氧气 → 五氧化二磷

固 气 固

点燃

④、石蜡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固 气 气 液

         加热

⑤、铜 + 氧气 → 氧化铜

固 气 固

 

可以选择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2·如何测得消耗掉氧气的体积?

指导学生设计表格

反应前密闭容器内的空气体积(ml) 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ml) 反应消耗掉

氧气的体积

(ml)

相信你会设计:

请用给定的仪器组装一套密闭的容器(铜粉、水、相同规格的具支试管2只、相同规格的橡胶塞2个、量筒、酒精灯、铁架台、气球、注射器)

问题3·根据设计的实验装置,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包括具支试管和注射器内的气体,因此将刚才设计的表格将如何改进?

具支试管的容积(ml)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ml)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ml) 反应消

耗掉氧

气的体

(ml) 问题4·如何测得具支试管内空气的体积?

问题5·如何利用同学们设计的装置来完成氧气含量的测定?

学生边读步骤,师边简单演示实验的过程,并适时的提出相关的问题和实验的注意事项:量筒的正确读数?气球的作用?铜粉的取用?如何封闭注射器内一定气体的体积?封闭多少?装置的固定方法、顺序?用酒精灯给试管预热方法?为什么加热时要不断的推拉注射器?观察到铜粉颜色有何变化?停止加热后,为什么待试管冷却后读数?如何读取剩余气体的体积?

【相信你会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分小组实验,强调安全及实验的注意事项

骤 1、 1、将一只具支试管注满水,塞上

橡胶塞;然后打开橡胶塞,将水倒入

量筒内,记录具支试管的容积。

2、 2、按照组装好的装置,移动注

射器的活塞,在注射器中留下一定

体积的气体,记录后插入橡胶塞中

;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将试管固定

在铁架台上。

3、 3、用酒精灯在铜粉部位加热,

加热时不断推拉注射器活塞,观察发生

的现象。

4、 4、停止加热后,冷却到室温,将

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入注射器内,记

录录有关数据。 观

象 铜丝表面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具支试管的容积(ml)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ml)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ml) 反应消

耗掉氧

气的体

(ml)

实验结论 实验反思 【思维发散】1·剩余气体主要是_______,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个实验可以证明空气是

(纯净物或混合物),原因 小组实验结果展示:

相信你会反思:

1·在这个实验中,有的小组实验结果差别较大,你认为在哪些环节上可能造成误差?如何避免或减小这些误差?

2·你认为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拓展与迁移】你还能设计哪些实验方案来探究氧气的含量呢?

演示方法二

【介绍】空气中其他气体的体积分数

【问题】以上我们了解了空气的成分,那么原始大气的成分是否和现代大气的成分一样呢?

【多媒体展示】原始大气和现代的大气

【自主学习】指导学生读取饼形图的信息

【小结】

①空气不是单一成分的物质;

②空气中有1/5体积的氧气,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

③空气的组成(强调体积分数)。 学生思考并回答,解释猜测的理由: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其中含有的氧气能够支持呼吸等。

边听讲边思考

学生讨论,交流,联系生活经验,通过举出与生活现象有关的例子,体会化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根据已有知识,收集证据,进行归纳并得出结论

学生自主学习课本P76的【多识一点】了解空气成分的发现史。(拉瓦锡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

1.了解拉瓦锡研究空气的实验所表现的科学态度

2.了解拉瓦锡得出的"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的结论,体会其实验原理

3.了解空气中还有各种稀有气体等其他成分,认识拉瓦锡的结论中的不足

比较两种思路,说明拉瓦锡测定氧气含量的思路及原理

分析得出物质需要满足的条件:

1、能与氧气发生反应

2、不能与氧气之外的气体反应

3、生成物最好是固体

根据背景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组讨论、交流,比较各种方案的优缺点,说明理由,描述测定氧气含量的原理。

小组讨论,分析需要测量的数据并设计表格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提供的仪器设计一套密闭容器

学生根据提供的另一只具支试管进行设计回答(用水等量代替

一学生读实验步骤,明确实验步骤及实验注意的事项

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对实验的现象和数据进行记录,并处理数据

分析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

小组讨论,分析原因

学生体会实验原理并从中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①装置气密性不好;②药品不足,没有把氧气耗尽;③没有等到装置冷却到室温就读数;④反应时间短、没有来回推拉注射器等,氧气反应不充分等。

通过点拨设计其它实验方案

通过观察实验及实验装置的分析,进一步明确测定原理。

了解原始大气的成分和现代大气的形成

通过对大气成分改变的认识,知道大气成分的改变归功于绿色植物的出现及其光合作用。

阅读教材P74:

了解,识记气体的含量

氮气 78%

氧气 21%

稀有气体 0.934%

二氧化碳 0.03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02%。 以谜语导入,迅速拉近学生与化学的距离,产生对化学的亲近感,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对空气进行重新审视,较为理性地、科学地整理自己对空气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设疑,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利用化学史进行严肃认真、敢于创新的优良品质的教育:1.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2.使学生初步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3.告诫学生不迷信权威,树立"学无止境"的思想。

初步了解拉瓦锡的实验原理,启发学生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交流中取长补短。

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通过表格的设计,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格设计能力。

通过实验装置的设计,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对实验设计的评价能力

通过简单的示范,让学生明确实验步骤及实验应该注意的事项。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综合能力。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学会反思的习惯。

   

   

   

   

   

   

   

   

使学生思维进一步拓 展,并开放实验室,使探究兴趣保持到课堂以外。

帮助学生建立保护环境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