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讲义:第3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一讲义:第3课 大堰河——我的保姆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艾青,1910年3月27日生于浙江金华,现代文学家、诗人。原名蒋海澄,号海澄,曾用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

  1928年中学毕业后考入国立杭州西湖艺术院。1933年第一次用笔名发表长诗。193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1935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1979年平反后,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

  1985年获法国文学艺术最高勋章。1996年5月5日凌晨4时15分因病逝世,享年86岁。

  2.写作背景

  1933年1月的一个早晨,一个年轻人站在阴冷、潮湿的牢房里,看着外面漫天飞舞的雪花,不由得因寒冷而神飞,睹雪花而思人,想起了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的普通农妇,他的保姆--大堰河,挥笔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一首蕴涵了的诗歌。这位诗人就是艾青。

  艾青出生后,一位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因此被送到一位贫苦农民家里抚养。5岁时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被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因此他对他的养母大堰河(大叶荷)的爱是发自内心的,。

  3.相关知识

  

七月诗派是20世纪30、40年代,围绕着胡风主编的《七月》《希望》杂志的一批诗人与作家,如绿原、阿垅、曾卓、牛汉等,形成了一个贯穿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最重要的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