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查三十一: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2010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考查三十一:6.1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5页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性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及防治对策。

第(1)题,根据框图、箭头方向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氟氯氢可以消耗臭氧造成臭氧空洞;大量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排入空中与水汽结合形成酸雨;大量排放二氧化碳造成全球变暖;滥伐和木材过度生产使森林锐减。

第(2)题对环境恶化原因的分析应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大的方面,主要是人为原因。

第(3)题根据材料提出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提出的防治建议,虽然可以有较大的发挥余地,但主要应该针对原因中的人为因素,即所谓"解铃还需系铃人"。

答案:(1)自左向右依次为:a、c、b、d

(2)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以及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消耗,向环境中排放的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3)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强国际合作。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是东汉时期的"狩猎生产图",图中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据此回答1~2题。

1、"狩猎生产图"反映出的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手段是 ( )

A.采集与渔猎 B.耕作与灌溉

C.采矿与冶炼 D.建坝与筑路

2、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D.寻求人地协调

3.某建筑工地不分昼夜打夯,散装水泥露天堆放,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乱扔,这样周围可能会造成 ( )

A.有毒气体、有害废水、噪声污染

B.有毒气体、噪声、大气粉尘污染

C.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辐射物污染

D.噪声、大气粉尘、固体废弃物污染

读下图,回答4~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