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改地区专用讲义:第二单元 中外近代的改革 单元总结二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改地区专用讲义:第二单元 中外近代的改革 单元总结二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1)决定不同道路的选择因素是本国具体国情,国情各异,选择的道路自然不同。

(2)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道路,应该求同存异,尊重各自的选择,和谐共存。

(3)不同道路之间无优劣正误之分,不应相互排斥。

【典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以前的德国大学声誉一落千丈,陷于危机之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上存在种种弊病。大学与社会现实相脱离,与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科学研究也不属于大学的职能。......科学研究在19世纪以前的德国大学充其量不过是副业而已。大学无论对德国社会的发展还是民族的统一均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大学不再处于进步的状态,被看成是过时的和逐渐衰亡的机构,大学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受到挑战。

--兰伊春《论19世纪前期德国高等教育改革》

材料二 俾斯麦政府加强对教育的控制,颁布了一系列帝国教育法令。70年代完成了近代教育革命,实行强迫义务教育制。服兵役和受教育被视为公民的两项基本义务。......当其他国家的大学仍然瞧不起科学的时候,德国的大学已经允许科学独立地发展,而且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不少有效的组织方法和形式,实验室、研究生指导制度、研究生院、研究所、专业科技刊物的出版等,全都是德国首创的。......德意志民族精神中的那种"系统学习"和"彻底精神"(或者叫做"彻底性")在新的工业革命层面上得到了新的激励和发扬。......当代著名的经济史学家卡洛·M·奇波拉对此作了这样的评论:"正是德国人在19世纪下半叶对科学的偏爱使德国工业比英国和美国工业进展更快。"

--尹朝安《19世纪德国的崛起与制度创新》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德国教育改革的主要成就及其对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