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选修2 第3单元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教案1
2018-2019学年岳麓版选修2 第3单元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教案1第3页

他在议会多次遭到否决后被迫辞职。

沃波尔自动辞职一事被当做责任内阁制形成的标志。实际上,他不是被议会某一反对派赶下台的,而是一些辉格党人放弃了对他的支持。所以沃波尔的下台主要是他个人政策的失败,而不是政党的失败,当时的内阁制还不是两党制下的责任内阁制。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问题1:不懂英语的国王逐渐丧失了什么权力?

(预期效果:学生回答--行政大权。)

问题2:从沃波尔下台原因看,国王、内阁、议会关系如何?

(预期效果:学生回答--当议会不信任内阁时,内阁必须辞职,这充分体现了内阁对议会负责,而不是对国王负责。)

教师总结:材料中我们看到行政大权最终转向了首相,内阁摆脱了国王的控制,国王慢慢成为了"统而不治"的国家元首。历史上通常将罗伯特·沃波尔视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首相。沃波尔担任首相20余年后,由于对西班牙战争失利遭到议会多数议员攻击,于是辞职下台。这就开创了一个先例:当议会不信任内阁政策时,这个内阁必须辞职。但由于当时两党制并未形成,沃波尔辞职并非源于反对党控制议会,这只是他个人下台,并非今天英国内阁阁员集体辞职的状况。从个人辞职到集体辞职,又是一个怎样的演进过程呢?我们再来看另外二个小故事。

故事二 "48小时首相"

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的亨利·配兰的提案,导致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只当了两天的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乔治二世被迫请配兰复职并接受了其苛刻条件,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故事三"最年轻的英国首相"

1782年秋,诺思--福克斯内阁因议会通过不信任案,被迫集体辞职。24岁的小皮特上台组阁,再遭议会不信任。但他寻求国王的支持,解散了议会下院,重新选举,最终取胜,反对派议员被驱逐出议会下院。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问题3:材料中"新的先例"指什么?"48小时首相"说明了什么问题?

(预期效果:学生回答--新的先例:政府集体辞职。说明:国王逐渐丧失实际权力,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