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选修2 第3单元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教案1
2018-2019学年岳麓版选修2 第3单元第8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 教案1第2页

(预期效果:学生回答--斯图亚特王朝,《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君主立宪制确立。)

教师总结:詹姆士二世的专制统治引起了英国人民的反对,1688年七月七位政界要人悄悄起草了一封邀请信,派密使送往荷兰,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婿、荷兰执政威廉率军来英国,"帮助捍卫英国人的自由"。1688年11月信奉新教的威廉率军在英国登陆,詹姆士二世逃亡法国。这一事件史称"光荣革命",实际上是一场政变。同时,把接受议会事先制定好的《权利法案》作为继位的条件。威廉接受了这些要求,即英国王位,是为威廉三世,玛丽即位为英国女王,是为玛丽二世。

设计意图:通过"议会与王权斗争"的探究,引领学生回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史实,引出《权利法案》,为理解"君主立宪制"作铺垫。落实目标细化(1)(4);培养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

问题2:根据教材P42或上述材料概括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内涵。

(预期效果:学生回答-- 君主权力受到议会限制,保留行政权力。)

教师总结:《权利法案》一方面从立法权、司法权、财权、军权等方面限制了王权,只保留了一定的行政权;另一方面,又将议会所拥有的"自由"和权力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这就从法律上确认了议会作为国家最高立法机构的地位,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过程里既有革命的勇气,也有妥协的睿智。

板书:"无限王权"→《权利法案》→"有限王权"

设计意图:对于高二文科学生来说,充分利用好课内外资源,是夯实基础,拓展知识,提升阅读理解概括能力的必经之路。以教材为依托,适当补充课外资料,有助于帮助学生剖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掌握其核心历史价值。

探究2:君主立宪制的完善: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教师过渡:在英国民主政体建立之初,国王仍掌握行政大权,比如参加内阁会议、提名首相人选,而今天的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这又是如何做到的?其中又有着怎样的斗争与妥协?让我们通过三个历史小故事一起来看一看。

教师活动:出示幻灯片

故事一"不懂英语的国王与沃波尔"

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无嗣继承,德国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但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关心。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1721--1742年,政府工作由罗伯特·沃尔波尔主持,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

1739年就所谓"割耳"问题对西班牙宣战,很快失败。反对派借此攻击沃波尔,174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