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新人教版
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新人教版第2页

具体表现 经济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迫切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材料 政治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确立了先进的资本本主义制度 外交 闭关自守 对外扩张,加紧殖民侵略 中英贸易状况

(正当贸易) 贸易顺差(出超) 贸易顺差(入超)   4.教师过渡:在正常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开始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5.材料引入:

  材料一:(鸦片)槁人形骸,蛊人心志,丧人身家,实生民以来未有之大患,其祸烈于洪水猛兽。 --魏源

  材料二:现金直属地方,俱有食鸦片烟之人,而各衙门为尤甚,约计督抚以下,文武衙门上下人等,绝无食鸦片者,甚属寥寥。

  6.教师归纳:鸦片危害--大量白银外流,威胁到清政府的财政;摧残吸食者的体质;导致政治腐败,军队战斗力削弱。

  (二)林则徐禁烟

  1.教师介绍:林则徐禁烟期间为了了解西方情况,派人翻译外文书报,亲自主持编写《四洲志》。大力整顿海防,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1840年10月,因投降派诬害,被革职。次年,被派往浙江,协办海防,不久充军伊犁。

  2.展示材料:"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指出林则徐禁烟的决心)

  3.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虎门销烟

                             虎门广场 烟枪雕塑

  4.教师小结: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5.问题探究: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提示:不对。虎门销烟只是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这场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

  

  

  1.图片展示:"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

  2.学生发言:根据教材示意图,讲述鸦片战争的过程。(方法点拨:注意关键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提示:鸦片战争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40年6月至1841年8月

   第二阶段从1841年8月至1842年8月

  3.视频链接:多媒体链接视频--鸦片战争

  4.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以大清王朝的失败而结束,其实当时英国派往中国作战的士兵前后不过万人,而清王朝派往南方作战的兵力超过10万人,但却打了败仗,其原因有哪些?(学生讨论)

  5.教师归纳:从英国和清政府两方面作答。

  (1)英国综合国力强大。鸦片战争时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生产力发达,政治制度先进,军备优良,战争准备充分。

  (2)清政府腐朽落后。鸦片战争时,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军备废弛,战争领导者清朝统治集团站和不定,作战组织指挥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