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3 专题2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学案
2017-2018学年苏教版选修3 专题2 第一单元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 学案第3页

  葡萄干面包模型 道尔顿

  实心球体模型 卢瑟福

  核式模型 汤姆逊

  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模型 玻尔

  解析:原子结构模型在不同时期的主要成果和代表人物分别是:1803年英国化学家道尔顿创立的原子学说→1903年汤姆逊的葡萄干面包模型→1911年卢瑟福的核式模型→1913年玻尔核外电子分层排布模型→20世纪20年代的量子力学模型。

  答案:

  

  

  

  

  

  

  1.电子层

划分标准 电子的能量差异和主要运动区域的不同 取值 1 2 3 4 5 6 7 符号 K L M N O P Q 特点 能量依次升高离核逐渐变远   2.原子轨道与电子填充顺序

  (1)原子轨道

含义 用量子力学描述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运动的主要区域 符号 s p d f 数目 1 3 5 7 形状 球形 纺锤形 形状较复杂 -   (2)电子填充顺序:

  多电子原子中,电子填充原子轨道时,按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填充。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存在如下规律:

  ①处于相同电子层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ns

②形状相同的原子轨道能量的高低:1s<2s<3s<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