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4.1《自然资源与人类》精品学案(鲁教版必修一)
地理:1.4.1《自然资源与人类》精品学案(鲁教版必修一)第5页

  漠化的主要成因是风蚀、水蚀及工矿和交通基本建设不当。结合我国各地的水分条件差异不难得出,我国的北方地区以风蚀为主,南方以水蚀最为严重。北方地区因草原过度农垦、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而造成的植被破坏,又是造成荒漠化的直接原因。退耕还林还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途径。

课后练习与提高

1.据下列概念的相互关系,确定图中的大圆、中圆和小圆部分依次代表的是(  )

  A.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

  B.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C.自然资源、能源、石油

  D.淡水、河水、自来水

2.当今世界在开发自然资源方面所面临的重大课题是(  )

  A.随着经济的发展扩大海洋资源开发

  B.控制对资源的开发

  C.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D.扩大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

3.人类历史进程的各个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不同,影响社会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也不同。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农业社会阶段--矿产资源

  B.工业社会阶段--土地资源

  C.后工业化阶段--气候资源

  D.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矿产资源

读下表,完成4~5题。

  我国各地区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比较表

  

水资源 人口总数 耕地资源 东北 5.56% 8.76% 16.97% ① 46.44% 19.55% 14.44% ② 33.72% 38.04% 25.40% ③ 6.14% 26.01% 31.19% ④ 8.14% 7.64% 12% 4.序号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地区分别是(  )

  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

  B.西南、东南、华北、西北

  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

  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

5.序号①②③④所对应的地区,人均耕地资源最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为进一步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采取的以下相应措施中,正确的有(  )

  ①植树种草,加强防护林建设 ②确定合理的载畜量 ③开展大规模人工降雨 ④退耕还牧 ⑤大打机井,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⑥改良耕作制度,降低复种指数 ⑦开展大规模垦荒行动 ⑧公布空气质量日报

  A.①②④

  B.③⑤

  C.⑤⑦

  D.①⑤⑧

目前,中国队进口石油的依存度已超过50%,而降低依存度的出路就是开发生物能源和石油代替产品。生物能源主要指利用淀粉质生物(如:粮食、薯类、作物秸秆等)加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