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4.1《自然资源与人类》精品学案(鲁教版必修一)
地理:1.4.1《自然资源与人类》精品学案(鲁教版必修一)第3页

  于目前仍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不属于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等。

二、自然资源的分类

  1.自然资源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和气候资源。

  2.根据自然资源的性质或生产情况,可分为不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

  不可再生资源并不是绝对不可再生的,如矿产资源只是由于它的更新时间太长,相对于短暂的人类历史来说可以认为是不可再生的。可再生资源也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等只要利用合理、保护得当,就能够不断更新、循环使用,如果它们的资源环境遭破坏,或者利用速度超过了更新速度,就会出现资源的短缺和枯竭。

  3.土地、水、生物等可再生资源,受地球表面各地水热条件的影响,其分布有地带性规律。而水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还受地形、地质等条件的制约,有非地带性分布规律。不可再生资源受地质作用的制约,具有地质分布规律,如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分布于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则多分布于沉积岩地区。

  4.按照能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可将能源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多年来就大规模利用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新能源是指近若干年才开始使用的能源,或过去利用过,后来被取代了,现在又有了新的利用方式的能源。新能源与常规能源是相对而言的。一种能源在它没有被大规模利用以前都属于新能源,但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深化和其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新能源就变成常规能源了。

  三、自然资源的特征

表现 举例 分布的不平衡性 数量或质量上的地域差异 我国北方多煤矿、南方多磷矿,北方平原多、热量少,水分少,南方山地多、热带多、水分多,西北光照强、风力大,西南光照少、生物种类多 可再生资源分布具有地域分异规律 不同自然带内热量、水分差异及生物资源变化 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分布具有地质规律 金、银、铜、铁等内生矿多在岩浆岩地区,煤、石油等外生矿多在沉积岩地区 资源间的联系性 可再生资源之间表现突出 热量雨林地区,水热资源充足,动植物资源丰富;荒漠地区,降水少,动植物资源贫乏,风力资源、太阳光热资源丰富 数量的有限性 矿产资源 绝对数量将随人类的开发利用不断减少 生物、土地、水、气候资源 资源的再生、更新、循环总有一定周期 利用的发展性 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和利用途径不断拓展 以能源利用为例:产业革命前以木材、风力、畜力、水力为主。产业革命以来以煤炭利用为主。二战以来,石油、天然气逐渐成为主要能源。目前,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正推广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