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一)》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一)》导学案第2页

二、

课件出示教材19页例1情境图及修改后的文字:"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方向的洋面上"。

1.理解题意。 从情境图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2.理解台风中心位置的表示方法。

(1)理解"东偏南"的意义。 讨论、质疑:你知道"东偏南"是什么意思吗?你能在十字坐标图中标出台风中心所在的区域吗?

(2)质疑:同学们标出的区域很大,要想快速地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还需要哪些条件呢?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后汇报)

(3)补充条件,学会看图。 出示台风中心位置的十字坐标图(去掉角度和距离的数据),将例1的文字改为"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600 km的洋面上"。

引导学生讨论:①哪个角是30°,你是根据什么来确定的?②你怎么知道距离A市600 km?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③"东偏南30°"还有其他的说法吗?(学生讨论后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补充角度和距离的数据)

(4)解决问题。 师:台风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A市?[学生试着解决后汇报:600÷20=30(小时)]

3.课件出示教材20页例2情境图及文字。

B市位于A市北偏西30°方向、距离A市200 km。C市在A市正北方,距离A市300 km。请你在例1的图中标出B市、C市的位置。

4.明确各城市的位置。 你能在图中指一指B市和C市的大致位置吗?

5.确定B市的位置。

(1)先在小组中讨论确定B市位置的方法,再全班交流。

(2)怎样画出北偏西30°的角?(生用量角器在图上画一画,边画边思考应该怎么摆放量角器,怎么看量角器上的度数) 指名到黑板上画,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量角器和画角。(以A市为顶点,以正北方向为一条边,向西作一个30°的角,沿30°角方向画出另一条边)

(3)怎样确定B市到A市的图上距离? 图中的比例尺告诉我们这幅图中1 cm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是多少?(100 km)那么200 km应该用多长的线段来表示?(2 cm)

(4)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中标出B市的位置。

6.学生小组合作在图中标出C市的位置。

(1)各小组交流方法。

(2)比较各种方法,说一说哪种方法更简便、清楚。

(3)介绍方法,指名演示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

(4)展示和交流结果,全班评价,查找差距,讨论改正。

7.梳理。 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位置的方法:先确定方向,再确定距离。(如果学生没有说完整,教师可以进行引导:你们打算怎样在图上表示出150 m、200 m和50 m?从而帮助学生确定比例尺和图上距离)

8.解决问题。

(1)提出问题。 台风到达A市后,移动速度变为40千米/时,几小时后到达B市?

(2)学生独立解答,同桌互评。

(3)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