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四 课时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3 专题四 课时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学案第2页

民权主义(政治革命) 核心 ________ 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政党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 民生主义(社会革命) 补充

发展 ________ "核定地价""国民共享""家给人足" 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 4.评价

(1)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集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2)反映了中国人民争取________和国家富强的愿望,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

(3)成为鼓舞仁人志士进行革命斗争的理论旗帜,在辛亥革命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知识点二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

1.背景

(1)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先后失败。

(2)孙中山认识到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他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议,毅然改组国民党,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

2.标志

1924年1月,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孙中山对三民主义做出适应________的新解释。

3.内容

(1)民族主义:提出反对__________的口号。

(2)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

(3)民生主义:提出平均地权和________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

4.意义

(1)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________和大革命时期的旗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