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教版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1
2018-2019学年鲁教版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1第2页

 2、请几位同学分段读全文,师生共同纠正错音。

3、听写部分字词(写在小作业本上)

三、学生质疑,教师点拨。

四、整体把握。课文共有四个段落,分别用四个字归纳段意

1、秦晋围郑2、临危受命3、说退秦师4、迫晋撤兵

五、分析课文

1、秦晋为何围郑?(用原文回答)开篇交待这些有何作用?

2、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僻"后"受",有什么作用?

3、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使秦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4、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用原文语句回答并作分析)

可以看出烛之武的一番说词都是围绕一个"利"展开,好象处处为秦着想,其实呢,完全是为了保存郑,秦晋联盟也有损害,这就是"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5、晋文公为何不愿攻秦?(用原文语句回答)

6、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结合原文语句分析这一艺术形象。

7、小结:

  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终于转危为安。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课堂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秦军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Chuì)而出

B.越国以鄙(bǐ)远 君之薄(bó)也 共(gōng)其乏困

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 秦伯说(yuè) 失其所与(yǔ)

D.①若不阙(jué)秦,将焉取之? ②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

2.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

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C.共(供给)其乏困

D.夫晋,何厌(厌烦)之有

3.下列成语中,"济"的意思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相同的一项是

A.缓不济急 B.同舟共济 C.假公济私 D.无济无事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焉用亡郑以陪邻 / 以其无礼于晋 B. 君知其难也 / 吾其还也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若使烛之武见秦君D. 唯君图之 / 君之壮也,犹不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