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2 第19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案第2页

  2."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对战后乃至当今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调整的一个总结。20世纪3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突破自身的发展困境,在保持资本主义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对经济运行机制的调节,经济获得了迅速和长足的发展。

  3.资本主义国家三大领域的调整与经济发展:建立健全的民主制度,协调劳资关系,缓和社会矛盾;不断调整经济政策,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以保障经济高速发展;不断调整国家间的矛盾,实现国际领域的经济合作。

  4.应当运用发展的观点来看待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其运行机制是随着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理解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和新特点。

5.人类社会发展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20 世纪 50 ~70 年代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70年代的经济"滞胀""混合经济";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新经济"的出现;

  (2)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3)掌握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的经济发展历程,分析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利用教材和相关史料,培养归纳、再现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2)学生通过观察1977年发达国家国有经济比重表,懂得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数据的能力;

  (3)学生通过思考讨论西方福利制度的利弊,培养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通过分析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及原因,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启示,学生懂得分析历史要从表象看到本质,懂得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借鉴历史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及新变化的教学,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及原因;

  难点: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教材分析

  本课课文内容围绕"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展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与以往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发展不同,资产阶级及其政府不断自觉地进行自我调节和调整,表现为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建立"福利国家"这两个子目所讲述的内容。资本主义制度之所以能够进行自我调节,则是因为它所容纳的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经过调节,它使科技和社会生产力仍能获得较快发展,即表现为第三产业和新经济的出现这一子目所讲述的内容,其出现的影响不局限于资本主义世界,而具有普遍性和全球性。

本课的灵魂是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关键是"变、新",概括为经济政策的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