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教研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教案
免费下载教研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教案第2页

练习一:望文生景

出示课文景物描写的句子,让学生闭起眼睛想像,然后把想像到的画面用语言描绘出来。

景物描写: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5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练习二: 望景生文

让学生展示第一课时所画风景图片并欣赏,提问:此图此景使你联想到了课文中的哪些句子?(图片选择大致与练习一1-6相同)

二.研读课文

  同学们,如此秀丽的自然美景,作者并不是用摄像机拍摄下来的,而是用文字为我们描绘的,你想知道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师:品读文章的第一幅画面,思考作者总写了什么?

  生:①登舟纵目的总体感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②江上放舟的自由情态: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师:那么在这么晴朗的日子里,作者纵舟去了哪里?

  生: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师:至此点明了作者行舟的路线。富阳在富春江的下游,桐庐则在其上游,因此作者是溯江而上,这一百里左右的水路也是富春江的最佳游程。请问作者是怎样评价这段游程的?

  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师:这是对富春江景的概括赞叹。然而仅仅发出赞叹并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富春江景的呢?谁能发现作者写景的规律?

生:分"奇山"和"异水"两层来写,先写奇山后写异水。

师:那么,富春江水的"异"表现在哪里?

生:①江水清澈之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②江流气势磅礴之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师:从以上句子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清澈透明的静态美和一种气势磅礴的动态美。富春江水的清澈,使人的心灵仿佛也变得透明而无杂质了。富春江水的汹涌急流,不得不让人的心情随之澎湃!可以说作者不仅仅是用眼睛在观察美景,而是在用心灵去感受美景。

师:作者又是如何写"奇山"的呢?

生: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师:作者通过描绘几种景物来写奇山?

生:山峰、泉水、鸟叫、蝉鸣、猿啼、树木。

师:从人的感觉角度看,这里分别运用了什么感官?

生:①视觉――山峰、树木

  ②听觉――泉水、鸟叫、蝉鸣、猿啼

师:从修辞角度看,这里又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生:①拟人――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对偶――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小结: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写雄奇的高山,使人感受到大自然那种强烈的生命力;而山泉声、鸟鸣声、蝉声、猿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大自然的协奏曲,多么令人心旷神怡!这种美感更由于作者采用了对偶句式使大自然的音律美与文章的韵律美结合在一起,我们怎能不与作者产生内心的共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这几句也采用了对偶的句式从内心感受来写富阳美景对人的心灵的净化,真可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师:文章的最后两句描写了山上的树木,齐读这几句,思考:作者抓住了树木的什么特点来写的?

生:树木茂密

师:这四句是写山谷中树木蔽天,景象幽深,阳光只偶尔从疏枝叶隙间漏射下来。这种境界给人一种清幽、宁静之感,可以说是对上文的一种补充。

三.齐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

四.话题链接――人与自然

同学们,吴均的一篇《与朱元思书》犹如一曲《高山流水》,晴日、蓝天、碧水、青山,蝉抱高枝、猿跃林间,使人读后禁不住也流连忘返,心中不禁默叹:自然,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硕的果实,更有一种怡人的心性,一种忘却功名利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