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1 2.3 速度和加速度 教案
2018-2019学年鲁科版必修1 2.3 速度和加速度 教案第2页

  预测:学生的可能答案是:

1、 (问题一)记者看到刘翔第一个跑到终点;

2、 (问题一)所有选手的位移相同,而刘翔所用时间最短。

3、 (问题二)裁判根据计时器的时间判断,即用时最少者获得冠军。

  说明:学生在回答前两个问题时,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按照初中所学的速度知识计算出刘翔的"速度",即: ,或者,

  对于第三个问题,学生的回答可能有:

1、 一定是刘翔(出于对刘翔的绝对信任);

2、 跨栏与短跑是不能比较的;

3、 快慢由速度决定,得比较两人的速度;

4、 这位同学的速度是,所以他跑得比刘翔快。

说明:教师在此过程中应该向学生强调"比值法"的作用。

问题四:对于刘翔和教练孙海平说,要取得更大的突破,这样的数字对他们有什么实际意义?能从这个数字了解他的各项技术水平吗?(学生讨论)

  预测:学生可能有以下认识:

1、 和大家的认识一样:破纪录,拿奖金......

2、 只能知道他跑得比别人快,但是优势在哪里却无法判断;

3、 无法辨别刘翔的起跑和冲刺或者跨栏哪一项技术更好,所以无法"对症下药";

4、 只能粗略地表示刘翔运动的快慢,无法确定起跑、冲刺等具体的情况;

......

  教师小结:平均速度就是粗略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大小等于位移s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用表示。

由速度的定义式中可看出,v的单位由位移和时间共同决定,国际单位制中是米每秒,符号为m/s或m·s-1,常用单位还有km/h、cm/s等,而且平均速度是既具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即矢量。

问题五:平均速度与初中所学的"速度"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说明:通过对问题的思考讨论使学生分清"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知道初中课本中所说的"速度"其实就是"平均速率"。

2、瞬时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