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原创《11.核舟记》教学设计教案(部编本八年级下册语文)
免费下载原创《11.核舟记》教学设计教案(部编本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页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

八、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2、掌握本课所学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赏析课文。

(一)集体朗读课文并思考:

1、理清本文的段落结构并概括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2、弄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讨论明确:1、本文采用了"总述--分述--总述"的结构形式。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概括介绍王叔远精湛的雕刻技艺,点明雕刻品"核舟"的主题及其来历。

第二部分(第2-5段),详细说明核舟的大小、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可分两层。第一层(第2-4段),具体介绍核舟的正面,这是显示雕刻家巧妙构思和精湛技艺的主要部分。第二层(第5段),介绍核舟的背面,写王叔远的题名和篆章。

第三部分(第6段),总计全核舟的人、物、文字的数目,赞叹雕刻家的技艺。

2、课文第二部分介绍核舟按空间顺序有主有次地说明。先介绍核舟的证明,再介绍核舟的背面。核舟的正面是主要部分,作重点介绍,核舟的背面是次要部分,作概略介绍。在介绍核舟的正面时,先介绍中间的船舱,然后介绍船头,最后介绍船尾。

(二)指名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并思考

1、找出本部分中能总括全文,突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特点的词语。

2、本部分分别从哪些方面说明王叔远技艺的精湛?

3、"盖大苏泛赤壁云"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明确:1、奇巧。

2、"能以---------各具情态"分别从原材料的微小,表现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