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一单元+井+春+无题+川江号子1 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部分+第一单元+井+春+无题+川江号子1 学案第3页

与诗人沉思形象的对立。"窗子"是一种媒介,它分隔又联系了"欲望"与"看",从而带来第三组体现着张力共存的词语:紧闭、卷曲、组合。这三组词语相互交织,组构了诗歌的基本框架,也奠定了诗歌沉挚、坚实、富有现代感的抒情基调。语言紧凑而充满张力、节奏饱满、意象集中。

4.《春》这首诗的两个诗节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

答案 第二节与第一节形成明显的并列与相互对应的关系,但是第二节在主题上更深化了一步,由大自然春天的绚烂转向了生命春天的迷惑和痛苦。这种痛苦正是一种现代的自我意识的体现。

《无题》

5.这首诗为何采用虚拟的情景?

答:

答案 这首诗以虚拟的情景展开全诗的诗境,充满了奇特的浪漫主义想象:先是战士壮烈地仆倒在大风雪里,然后是鲜血随着雪的融化而滋润树木和小草,再就是雪后的平原上一派安宁的景致。全诗先后有四处表示将来的用法,把这些虚拟的情景勾联起来:"将仆倒......""将随着......""会袒露......""将吹拂......"这种虚拟的方式,暗含着作者的无限崇敬和希冀之情。

6.这首诗里的象征和隐喻各有什么作用?

答:

答案 这首诗采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诗意变得含蓄、隽永,悲慨、怀念、平静等等复杂的情绪包蕴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全诗意境的整体象征和"大风雪"的比喻意义:全诗所构造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象征意味,特别是"天青""水绿""鸟飞""鱼游"象征着一派祥和宁静的氛围;"大风雪"写的是自然景物,实则喻指现实的残酷战争和灾难,与之相应的"雪后的平原"喻指经历劫难后的国土。须仔细体会这些象征和隐喻的含义。

《川江号子》

7.这首诗是怎样表现"川江号子"的?

答:

答案 "川江号子"是较为常见的题材,容易写成一种应景的咏物诗。这首诗着眼于作者的内心感受,用力刻画号子和船夫带来的心灵震动。诗中主要有两类意象,一类是听觉意象,如"呼号""回声""吆喝""长啸",用来描写号子;另一类是视觉意象,如"悬岩""漩涡""木船""桨""云""树""野庙"等,一部分用来直接描写船夫,一部分用来侧面烘托号子。在阅读过程中,这两类意象交汇在一起,给人以视听的双重震撼。还有些意象也属于视觉意象,如"闪电""雨点""血泪",但是虚写,因为包含了比喻和想象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