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2.不同点

  (1)具体背景:一战爆发时世界上只有一个资本主义体系;二战爆发时,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战争目的:一战时交战双方的主要目的是瓜分殖民地,争夺市场和原料产地;二战时,法西斯国家不仅要打败对方,而且要在战败国内建立法西斯制度。

  (3)性质:一战从总体上看是帝国主义战争;二战从整体上看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4)结果:一战后以传统的欧洲为中心的国际关系格局并未改变,但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二战后则冲破了传统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社会主义力量进一步壮大,世界殖民体系随之崩溃。

  (5)参战国成分:一战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及其附属国参战;二战实现了不同制度国家的联合作战,形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二、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1.一战

  (1)经济: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2)政治

  ①在战争中,日本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形成。

  ②中国被迫卷入战争,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③作为战胜国,中国出席了由英、法、美操纵的巴黎和会,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消息传到国内,引发了五四运动。

  ④华盛顿会议上,美国倡导通过了《九国公约》,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被打破,中国又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二战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抗击法西斯,也是最后一个获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国家,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2)二战后期,中国参加了开罗会议,并签署了《开罗宣言》,收回了被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

  (3)中国抗日战争,有力地支援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同时抗战的胜利也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4)二战后,中国作为重要的战胜国之一,加入联合国,并成为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单元质量检测(三)]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