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3学案:第三单元 单元小结与测评 Word版含解析第4页

  解析:选B 德国吞并奥地利是武装占领,不是大国出卖小国主权,故A项错误;慕尼黑协定是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签订《慕尼黑协定》,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的一项绥靖政策,故B项正确;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是慕尼黑协定的结果,不是事件本身,故C项错误;《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德之间签订的,与材料的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4.1935~1937年,美国连续出台三个中立法案,规定美国在世界其他地区发生的战争中保持"中立",不得向交战双方输送军火和战略物资。但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允许其他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下列对这一历史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它在欧洲战场上有利于英国

  B.它"新"在取消了原来武器禁运的限令

  C.它的通过并不代表美国已放弃孤立主义政策

  D.它是在德军发起西线进攻背景下做出的决定

  解析:选D 材料信息显示,美国1939年修改《中立法》,而德军发起西线进攻应是在占领波兰之后的1940年,因此D项不是背景。A、B两项符合史实;1939年,美国还没有参战的意图,C项正确。

  5.戴高乐将军在著名的"6月18日号召"中讲道:"我,戴高乐将军,此刻在伦敦,我请现在或即将在英国领土上的、带着武器或不带武器的法国军官和士兵......我请你们与我联系。不论如何,法国抵抗运动的烈火不应熄灭,也不会熄灭。"这一号召发表的时间最早应该是在(  )

  A.1939年 B.1940年

  C.1941年 D.1942年

  解析:选B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战场主要在波兰,故A项错误;1940年战场开始扩大,北欧各国、法国相继沦陷,欧洲大陆陷落,戴高乐在英国组织流亡政府,故B项正确;1941年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更多的国家卷入,故C项错误;1942年主要战场开始发生转折,故D项错误。

6.如图为20世纪美国画家亨利·科纳设计的宣传海报。下列各项对这一海报的理解,错误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