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案1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案:2.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教案1第2页

 2、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教学重点】

1、 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

2、 经济因素在城市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1、经济因素在城市功能分区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问题分解法,情景设置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本插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城市的主要功能区有: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等,这些功能区在城市中的分布与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教师课件展示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的概念,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概念

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和组合,就形成了城市的内部空间结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

教师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生通过阅读明确学习目标;

教师展示锡林浩特市和北京市的内部空间结构,一方面让学生对自己的家乡深入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不同的城市其地域结构可能并不相同,从而引出:

城市地域结构的三种典型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和多核心模式。

  (多媒体展示)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了解三种模式的特点,不做教学要求)

(承转)为什么市中心大多为中心商务区?

学生思考后作答:城市土地有限--各种利用方式相互竞争--价高者得(谁给的地租高,就给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