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2: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新人教版)
选修2: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新人教版)第4页

  来反对,反而对汉族地主阶级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这就为汉族的 、 、 混入革命阵营以可乘之机。

  以" "为核心内容的民生主义,是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是他的"社会革命"纲领。通过平均地权实现土地 ,是孙中山设计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这一方案具有明显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它不能彻底废除 制,彻底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斗争自然也就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

  进步性:三民主义涉及 革命、 革命和 革命,是比较完整的 民主革命纲领。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 上和 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 和 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局限性:三民主义没有提出明确的 口号,没有彻底的 革命纲领,这是由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所决定的,这就决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不可能彻底完成 的民主革命任务。

  2、新三民主义

  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 召开,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一是"免除 之侵略",使 独立于世界;二是"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 ",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以实行普遍 的民权主义为主要内容。民生主义,一曰平均地权,二曰节制 。经过这样重新解释的三民主义便是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最大特点就是它是 、 、 的三民主义。它也和中国共产党的 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所以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进步意义: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标志着孙中山实现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新三民主义同中共的民主革命纲领在若干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