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半张纸 教案4
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半张纸 教案4第3页

明确:此时这张险些丢弃的半张纸,是年轻房客弥足珍重的纪念物。半张纸里的两年经历,给了他太多人生的欢乐,给了他那么多精神慰藉,就算是品尝到的欢乐最后还是失去了,但毕竟曾经拥有过,况且,正是因为幸福的稍纵即逝,才显得我们曾经的拥有是何其的珍贵,那些曾经拥有的欢乐是多么的幸福。只有经历痛苦,才让我们更加珍惜曾经拥有的生活,才能体会到人生的幸福。(PPT:谁说痛苦不是另一种幸福呢?)所以他不能抛弃它,不能忘却它,他要把它深藏在心底,他将带着这半张纸带给他的人生启迪,去开拓新的人生之路。半张纸使得他以一种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奋然前行。因为文中的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

师追问:这个时候,文中出现了这样一句话:埋葬了,再也没有什么了。一切都归于泥土,这是一切肉体的归宿。

请学生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在西方人的眼里,死亡固然痛苦,但它也是灵魂通往天堂,得到安宁的道路。死亡并不只有苦痛,它也能给人的灵魂带来升华和解脱。这是这个年轻人,也可以说作者流露出来的一种灵魂救赎的宽慰姿态,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PPT: 在早年丧母、遭受继母虐待的那个晚上,站在窗下,舔着牛奶瓶的残汁,自小他就不得不忍受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折磨。由于经济拮据曾几度辍学。他当过小学教师、医生、报社记者、电报员,后在皇家图书馆充当管理员。在不幸岁月里,他认为自己是因为又脏又笨被人瞧不起而后来做出成绩的人。一生中的三次婚姻都以离异告终,五个孩子的监护权全部被剥夺。每一次都是极短暂的幸福和长时间的互相折磨相交替的痛苦经历,也是他终生忧郁的一个原因,第二次婚姻甚至导致他发疯。

小结:多么难得,他是个悲观主义者,认为人生就是一场噩梦,但却又在一生中,在作品中,追求一种奋发向上的力,一种寻求生活真正价值的努力。在我们的生命之中,有多少无法掌控的事情。但在命运的无法掌控面前,我们仍然要直面这样的人生,不放弃寻求幸福权利。这也许,就是面对生活的最大意义。谁说,这半张纸上的那些痛苦的经历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浪漫呢?也许,只有痛苦和欢乐交织的人生,让你觉得欢乐总是多于痛苦的人生就是幸福人生,就是浪漫人生。

四.了解文章的结构艺术及半张纸的象征意义

师:本文区区1500字,但这里有两年的生活经历,有主人公的悲欢离合,有斯对于人类精神轨迹的探索和思考。但文章为什么对这些内容都简单提及,惜字如金,却花了很多笔墨自己介绍半张纸及上面的电话号码?(讨论3分钟)

明确:

结构特征:

容器:《半张纸》的结构艺术绝妙之处就在于作家紧紧围绕半张纸进行布局选材。作品以半张纸引出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连缀起一个个生活的片段,通过半张纸表现主人公情绪的变化,并且容纳进了作者对于人生的很多思考。半张纸成了所有生活片段,主人公情绪,作者的思考的容器,成了线索结构,成了小说的灵魂。(传统古典小说的创作的话则常常直接选择讲述两年间的故事了。因此这样的结构让人觉得耳目一新,饶有新意。所以,我们在欣赏小说的时候不仅欣赏小说中的人文精神的诉求,还应该欣赏小说的结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