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岳麓版选修3 第四单元 第14课 “冷战”的缘起 学案
2019-2020学年岳麓版选修3 第四单元 第14课 “冷战”的缘起 学案第2页

作用。

二、美苏实力超群

西欧:二战后社会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力量大大削弱。

美国

(1)经济:二战期间经济实力急剧膨胀。

①原因:经济基础好;本土未受到二战破坏;大发战争财。

②表现:工业产值、出口额、黄金储备和谷物产量在资本主义世界所占比重大。

(2)军事:军队庞大,装备先进,拥有核武器,在世界许多地区驻军,处于绝对优势地位。

(3)政治: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战后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对国际政治影响力巨大。

苏联

(1)政治

①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国际威望大大提高。

②战后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举足轻重,形成了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

(2)经济:将工作重心从战争转向和平建设,国民经济迅速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

(3)军事:拥有庞大的军事力量,并于1949年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打破了美国对核武器的垄断。

[特别提醒]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苏的实力空前膨胀。美苏两国的军队数量都超过了千万以上,而其他反法西斯国家则普遍衰落了。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为中心的两极格局。这说明国家的实力决定其在国际关系格局中的地位。

三、世界战略的对立

原因

(1)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的仇视。

(2)战后苏联和美国失去了合作的基础,意识形态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重新主宰了双方关系。

(3)美国以实力为后盾制定了称霸世界的战略,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其称霸计划中的最大障碍。

(4)苏联在战后初期采取防御型外交政策,同时也利用战争胜利的机会竭力扩大影响。

表现:美国挑起了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

[特别提醒] 两极格局是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国和苏联为中心的对峙局面,它形成于二战结束后,因是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而建立的新国际关系格局,故又称雅尔塔体制。它初期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60年代之后被美苏争霸局面所代替;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