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三节 地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一章第三节 地图 教学设计第3页



导入

环节一:地图的作用(是日常生活和学习地理不可缺少的工具)

环节二: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上的方向

1一般方位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经纬网定向法: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3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

熟记一些常用图例 猜谜语: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

学生讨论回答:地图

到底什么是地图?它有什么用途?如何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第三节 地图

同学们知道"和氏璧"的历史故事吗?这则故事就和地图有关。在历史上,地图象征一个国家的主权,各国总把地图藏在皇宫内院,不轻易给人看到,一个国家灭亡了,首先得收缴他们的地图。战国时期,各国相互混战,离不开地图,所以历史上就有了秦昭襄王以十五城换取"和氏璧"的故事。而今天地图已深入到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让学生举例生活的地图(交通图、地形图、旅游图、政区图)这些地图是我们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而另一方面,地图也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被比喻成人的眼睛和工具,因此人们还形容它"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各城,浑身绚丽多彩"小小的地图为什么"浑身绚丽多彩"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老师可适当提示)地图是运用各种符号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后表示在平面上的。它包括方向、图例和比例尺。今天我们就带领大家一起去学习地图的前两个基本要素。

板书:地图上的方向

大家经常看军事片吧,军事地图在战争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假如你是一名战前指挥官,接受了夜间轰炸敌人指挥部的任务,你要利用手中的地图在最短时间测出距离,明确方位,从而确定作战方案吗?你能说出在地图上确认方向有几种情况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在地图上确认方向。

1和学生一起回忆一般分辨方位是采取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一步确定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通过画图讲述。

板书: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有经纬网的地图,如何辨认方向?经线、纬线分别指示什么方向

讨论回答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板书:有经纬网的地图: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通过画图讲解

1)两点在同一条经线上,只有南北方向之分,没有东西之分;两点在同一条纬线上,只有东西方向之分,没有南北之分

2)如果两条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上,也不在同一条纬线上,就是东北、东南、西北、西南方向了,(联系图1,23)

3)一个人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北;一个人站在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都指向南

总结: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是今后学习地理课和实际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

还有一种地图上标有指向标(如图1,22)这种我们是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通常指向北方,便可确定其他方向。

注意:指向标与无指向标确定方向的区别,指向标只要箭头指向的方向就是北方 ,和箭头相反的方向是南方,箭头垂直方向的左侧是西方,右侧是东方

指导学生做教材15页活动第2题

活动一:游戏--孙悟空救唐僧

规则:由教师中间一位同学扮演唐僧,手持直尺(指向标)随意变换方向,由其他同学扮演孙悟空快速说出师父被哪方妖怪掳走,"救师父要的是真本领,如果连师父被哪一方妖怪被掳走都不知道,那如何到达西天,取得真经呢?"

地图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由于空间的限制,必须把他们缩成符号,所以,看懂地图首先要熟悉图例和注记

板书:图例和注记

让学生看课本1,24"一些常用图例",自己想办法尽快记住一些常用图例

活动二:抢答比赛:学生关上书,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用课前准备好的"图片卡"(上面提前画了一些常用的图例),由小组成员举手抢答,答对给该小组加十分,答错扣十分。

课堂小结:先由学生总结

老师再适当补充

地图是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中所必需的重要工具,今天我们学习了地图的两个要素--方向和图例,如果你学会了在地图上 辨别方向,识别图例和注记,也就初步学会使用地图了,我们也才能很好的与地图"对话",从而在地图上获取信息。当然我们还应该学会测算距离,怎么去测算距离呢,这就与地图的另外一个要素--比例尺有关,它将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