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祝福 教案(2)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祝福 教案(2)第5页

1、师作点拨、引领:同学们在研读中有没有这样一个发现,祥林嫂经受的不幸与苦难几乎都与某一个季节有关?(细心的同学会有发现)

请同学们来说说各自的发现--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不断补充、完善)

--师述:确如同学们所言,祥林嫂遭遇的苦难全部与春天有关。

【PPT呈现】

(某一年)春天 当家人祥林死了--丧夫

(第二年)初春 被婆家强卖山里--被卖 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

(第四年)暮春 阿毛被野狼叼走--失子 (始终生活在"严冬")

(第六年)迎春时节 祥林嫂寂然死去--丧命

--师述:在美好的(象征幸福、生机、希望)春天里,祥林嫂屡遭灾难,多么触目惊心的反差!从艺术构思上看,这当为鲁迅先生的"匠心"所在:"以乐衬悲"。("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清王夫之《姜斋诗话》)

2、开展探究活动

谁使祥林嫂的"春天"阴霾密布?(分析祥林嫂的悲剧根源)

【PPT呈现】三组问题:

(1)阿毛之死(失子之痛)有没有彻底摧垮祥林嫂的精神意志?联系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后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作分析。

(2)纵观全文,祥林嫂面对不幸做出了怎样的"反抗"?祥林嫂与"我"的对话(祥林嫂之"问"),反映了她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3)祥林嫂的悲剧是因为她的性格造成的吗?其悲剧中的哪些人属于"施暴者"?

--小组开展学习讨论

--分组交流看法与理解

--师生合作,生成共识

(1)没有。失子之痛又一次给了祥林嫂沉重打击,其言行举止迟钝了很多;但她依旧抱有极低的生活要求,在努力地谋求"活下去"的"土壤与空间"。"捐门槛"之后,她以为真的赎去了罪名,求得了死后全尸,所以"神气很舒爽,眼光也分外有神"。

(2)祥林嫂是在人生最宝贵的阶段遭受了接踵而至的"劫难"后死去的;其生命并不脆弱,忍辱负重,艰难生活,拥有坚韧的生命张力,这也是中国劳动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