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五单元第4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五单元第4课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学案第3页

  (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用三年左右时间恢复了国民经济。

  (2)过程

  ①1953年提出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②三大改造:在农村,将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分散落后的农民个体经济引上了集体经济的发展道路,在城市,通过和平赎买的方式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③1956年底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1)正确探索

  ①经济上:1956年发表《论十大关系》,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方针。

  ②政治上:1957年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重要讲话,指出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

  (2)失误

  ①1958年,不顾客观规律,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挫折。

  ②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给党、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损失。

  3.评价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他的历史功绩相比,所犯错误是第二位的。

  [特别提醒]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沿着这一道路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成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

(2)通过三大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然后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了初步探索,既有成功也有失误,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