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阿房宫赋 学案
2017-2018学年粤教版必修二阿房宫赋 学案第4页

  C.作者认为,很多事情不是智谋思虑所能够料定的,统治者唯有顺应天命,积善行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让国家保持发展。

  D.文章把朝代兴亡的一切问题归之于天道,这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局限性,但本文毕竟触及了封建统治能否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对后世君主有警戒的作用。

  【解析】 A项,第一段提出的中心问题应是"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思虑天下大事的人并不是考虑不周,而是天命使然。

  【答案】 A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

  译文:                                    

  (2)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

  译文:                                    

  (3)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译文:                                    

  【答案】 (1)秦始皇的时候,剿灭诸侯,统一了天下。

  (2)思虑的重心在这边而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

  (3)这是善于谋划人事却不善于谋划天道啊!

  【参考译文】

  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平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忽略那些不足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动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

  秦始皇的时候,剿灭诸侯,统一了天下,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满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皇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而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晋借鉴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它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

唐太宗听传言说将有带"武"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唐太宗却怎么也没想到她。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使可以制伏君王,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而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最终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超出当代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