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堂互动探究案1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全程复习方略》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堂互动探究案1 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 Word版含答案第3页

  A.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是分离产漆酶菌株的首选样品

  B.筛选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漆酶的底物,通过菌落特征挑出产漆酶的菌落

  C.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再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

  D.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常温下长期保存菌株

  解析:漆酶降解"木质",则漆酶菌株多存在于"木质"丰富的场所,故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但不一定含有产漆酶的菌株,且漆酶为木质降解酶类,不适合用分离产漆酶菌株,A错误;筛选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微生物,B正确;在涂布平板上长出的菌落,再通过划线进一步纯化,C正确;斜面培养基中含有大量营养物,可在低温下长期保存菌株,D错误。

  答案:BC

  2.[2015·江苏卷,19]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

  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

  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

  解析:A项错,高压灭菌加热结束后,让其自然冷却后再慢慢打开排气阀以排除余气,然后才能开盖取物;B项错,倒平板时左手拿培养皿,右手拿锥形瓶,左手将培养皿打开一条稍大于瓶口的缝隙,倒入培养基后立即盖上培养皿皿盖;C项错,灼烧接种环之后,要待其冷却后才能伸入菌液,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D项对,皿底的标记不会因为盖子混淆而混淆。

  答案:D

  3.[2012·全国卷,5]下列关于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种类细菌的生长均需要相同碳源

  B.常用液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

  C.细菌大量培养过程中,芽孢形成于细菌生长的调整期

  D.培养基中含有高浓度NaCl有利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筛选

  解析:本题考查微生物的营养、生长、筛选等相关知识。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在含有高浓度NaCl的培养基中正常生长、繁殖,其他微生物则不能,故可用含高浓度NaCl的选择培养基来筛选金黄色葡萄球菌,选项D正确;自养型细菌(如硝化细菌)可直接利用空气中的CO2作碳源,异养型细菌(如大肠杆菌)只能利用培养基中现成的有机碳源(如葡萄糖),选项A错误;常利用固体培养基分离获得细菌单菌落,选项B错误;细菌的生长曲线包括调整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四个阶段,芽孢形成于细菌生长的稳定期,选项C错误。

  答案:D

  [题后拓展]

  1.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1)目的要明确:配制时应根据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目的等确定配制的培养基种类。

  (2)营养要协调:注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

  (3)pH 要适宜:细菌为6.5~7.5,放线菌为7.5~8.5,真菌为5.0~6.0,培养不同微生物所需pH 不同。

  2.培养基的营养构成

  (1)各种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2)不同培养基还要满足不同微生物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3.微生物和动植物营养要素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