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10.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本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10.小石潭记》教学设计教案第2页

 静态--佁然不动 动态--远逝、往来 愉悦心情

  ④ 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作者心情如何?

  明确: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佛。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抑郁忧伤心情。

  (5)跟作者同游的好几个人,为什么篇末才将他们的姓名一一列出?

  最后补叙同游者,作为游记的结束是古代山水游记的一种格式,也可以看作游记的附文。

五.课后小结

 1.如何准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篇游记是作者,被贬为永州司马时所写,因为被贬谪,作者的心情常常是忧伤悲凉,欲求解脱却又无法解脱。这种情感,从文中哪句可以看得出来?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课文写景中融有感情文章先写"--",后面又写"--"?。

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愉悦心情)

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抑郁幽伤的心情)

2.写作特点:

  本文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他对于事物的深刻观察力和独特体验以及文章中所使用的那些描绘景物细致入微的手法和巧妙、形象的比喻,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

  例如:为突出"石"潭的特征,作者正面进行了描写:"全石以为底 ------为岩。"还通过"如鸣佩环""水尤清洌""其岸势犬牙差互"等比喻手法,显示出小石潭的环境幽静、优美自然的原始风貌,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

3.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六、课堂练习 (投影显示)

七、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柳宗元

    发现小潭(隔 闻 伐 取 见) (乐)

    潭中景物(竹 水 石 树 鱼 ) (乐 忧)

    小潭源流(溪身--斗折蛇行 岸势--犬牙差互)

    潭中气氛(景--环合、无人 情--凄、寒) (凄凉)

六、课堂小结。

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作者以简练的文笔,按游览观察的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生动细致地写景状物,文字充满着诗情画意情景交融,寄托了他凄苦忧伤的感情。

柳宗元的游记就是这样--借景抒情、写景寓情、游踪清晰。希望大家认真诵读,体会作者借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八.课后反思

小石潭记》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作者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力渲染了凄寒幽邃的气氛,借景来抒发自己在贬居生活中悲凉凄苦的情感。我认为像这样语言优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能够激起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爱好,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于是我首先教学本文时以情感人,重点体会文章的写景抒情的方法。于是我以课后练习一"发现石潭--潭中景物--小潭的源流--潭中的气氛"为线索,引导学生和我一同游览小石潭。其次,要深入理解字面意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首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义,读懂文章内容,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再次,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