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品质 学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品质 学案第3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什么对最后一次定货写得很详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总结格斯拉先生的性格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来人们不去定做格斯拉的靴子了,你认为其中有怎样的原因?这些人在格斯拉的悲剧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在塑造格斯拉的形象时,采用了什么手法?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身于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在牛津大学学过法律。三十岁时发表处女作《天涯海角》,但一直到1904年《法利赛人》出版之后,才引起社会的注意。1906年长篇小说《有产业的人》问世,奠定了他英国第一流作家的地位。以后二十多年中写了大量作品,几乎每年出版一部小说和一个剧本。193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高尔斯华绥最重要的作品是两组"三部曲":《福尔赛世家》(《有产业的人》《骑虎》《出租》)和《现代喜剧》(《白猿》《银匙》《天鹅之歌》)。

2.背景展示

《品质》写于1911年。作者描写的是当时的英国社会,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人们追求享乐时髦,世俗的眼光衡量一切的标准就是金钱和利益。现代社会机器大生产几乎完全取代了原始的手工业生产,大公司行业垄断"大鱼吃小鱼"的情况愈演愈烈。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形下,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一些公司采用一些不符实际的广告招揽顾客,而为了追求剩余价值的最大化,商品的真正质量却在下降。一部分人于是对被挤压到社会边缘的传统手工业无限怀恋,因为这些小本经营都实实在在、童叟无欺、质朴而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