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改地区专用讲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改革 第3课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改地区专用讲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改革 第3课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吏,改善了吏治,促进北方农业恢复和发展。

(3)迁都洛阳:493年由平城迁到洛阳,保证了改革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

(4)改行汉制:废除鲜卑族旧制,政府机构的设置、官吏名称、礼仪、典章等一律改行汉制。

3.社会风俗

(1)目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巩固统治。

(2)内容:改鲜卑服为汉服,改鲜卑语为汉语,改鲜卑姓为汉姓,提倡鲜卑族与汉族通婚。

知识点三 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1.经济:促进了北魏社会的发展,北方出现了魏晋以来空前的繁荣局面。

2.民族关系:加快了各族人民融合的进程,为中国多民族共同发展的历史做出了贡献。

【概念阐释】 民族融合

是指历史上两个以上的民族,由于互相接近、互相影响,最终形成为一个民族的现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鲜卑族等落后民族在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逐渐融合于汉族。

【易错提醒】

1.促使北魏实施均田制的直接原因是当时的宗主大量兼并土地,隐瞒人口,直接影响了北魏政府的赋税收入,为了保证财政收入,北魏实施了均田制。

2.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主要目的并非是减少改革阻力,而是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3.北魏孝文帝改行汉制是指将政府机构的设置、官吏名称、礼仪、典章等改为中原的汉制,属于政治制度改革,并非是移风易俗。

【图解历史】 民族融合的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