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改地区专用讲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改革 第3课 Word版含答案
2018-2019学年新设计历史岳麓版选修一课改地区专用讲义: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改革 第3课 Word版含答案第4页

1.史料一反映了拓跋鲜卑族进入中原后,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提高民族正统地位。

2.史料二认为孝文帝在出现汉化趋势时,全面推行汉化措施,促进民族融合,同时促进南北文化交流。

3.史料三认为孝文帝汉化改革使北魏走向衰落。

(1)据史料一指出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的有利条件和主要目的。

提示:条件:民族意识觉醒,中央集权力量加强。

目的:巩固北魏统治。

(2)据史料二分析孝文帝汉化措施的特点。

提示:特点:自觉汉化;全面汉化;汇通南北。

(3)史料二、三两位作者对孝文帝改革的评价有何不同?指出导致评价不同的因素有哪些。

提示:不同:材料二作者对孝文帝改革持肯定态度,认为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有助于消除南北歧见。材料三作者对改革持否定态度,认为改革是北魏走向衰落的转折点。

因素:评价者的立场;研究的方法、角度;历史的时代变迁等。

[史论归纳]

1.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1)有利条件

①北魏统一北方,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②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

③各民族生活在一起,相互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社会矛盾

①鲜卑贵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

②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不断,统治面临危机。

(3)个人因素

①冯太后执掌朝廷实权后,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

②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教育,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有深